解析各国官邸制:美国住官邸官员不超100人

2013年11月20日14:00  法制晚报

  法制晚报讯(记者 黎史翔) 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《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》,提出探索实行官邸制。一时间,“官邸制”成为了“热门词”。《法制晚报》记者通过梳理国外典型官邸制度案例和采访国内外权威专家发现,美、德、法、英、日、韩等国官邸制度已日趋成熟,而“人、房、权、法”是官邸制度制定的要点。

  其中,只在任期内使用、不拥有产权、不能出租或过继给子女等是国际通行惯例,也是国家抑制国有资产流失和预防住房腐败的一项有效措施。

  而在实施层面,专家表示,应该细化配套制度,将其提升到立法层面上来。美国专家建议称,政府应该设“监督员”岗位,监督谁在住官邸,是否带大量亲戚入住等,避免以权谋房,违法用房。

  人

  住官邸美国不超100人

  韩国更严只有四个职位

  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公共政策高级讲师大卫·金教授接受《法制晚报》记者采访时表示,在美国逾3.3亿人口中,约有近51.1万名民选出来的政府官员。很多官员任职于州政府或是当地政府。而他们中仅有少数人能够享有官邸待遇,这一人数很有可能少于100人。

  美国特拉华大学公共行政管理教授玛利亚·阿利斯特盖塔告诉法晚记者,这仅有的一部分官员,包括美国总统、副总统、州长、副州长和部分市长,另外还有部分大学校长。

  在美国,基于安全原因,总统、副总统、州长、副州长必须居住官邸,市长则有选择自愿放弃居住官邸的权利。官邸的购买、日常使用和维护费均由政府预算支出,居住者则只需交纳象征性的年租金1美元。

  而在日韩,拥有官邸的官员更需“地位超然”——日本仅有内阁大臣以上的政府高级官员,及部分有特殊工作需要的官员能住在“官邸”;韩国更甚,仅有总统、总理以及国防部长、外交部长四个职位拥有专门的官邸。

  房

  法国80㎡标配

  面积按人头增加

  在官邸的“标配”上,最典型的例子要数法国了。法国法律规定,住房大小与付费标准根据职务需要与职位高低确定。例如担任部长以上的公职,一般可以享受完全免费的职务用房,标准是全家1-2人的住3房套间,3个人住4房套间,4-5人住5房套间。中下级公职人员如果无住房就无法工作者,也参照上述标准分配住房。如果只是一般需要分配职务用房者,则应缴纳正常租金标准一半的房租。

  此外,法国除政府领导人之外,国家对各部部长并没有实行统一的官邸制度,而是实行了“住房补贴制度”。国家资助的部长公寓最大面积基准为80㎡,部长家庭中每增加一个孩子,房屋的面积可以扩大20㎡。

  而在美国,大卫告诉记者,政府官员的官邸有大有小,并没有统一的标准,具体的分配要看当地或是州政府的安排而定。一般而言政府官邸配备的都是一些基本的家具,供“官员生活办公所用”,例如桌椅、餐具、银饰等。日本与此类似。

  专家观点

  不是“不散筵席” 更非“免费午餐”

  “官邸不是‘不散的筵席’,而是任期一到,官员就得跟官邸说拜拜;更不是‘免费的午餐’,只能以官员自己的名义使用,而不能出租给他人或过继给子女使用。”中国纪检监察学院制度廉洁性评估课题负责人邓联繁教授接受《法制晚报》记者采访时表示。

  邓联繁教授说,探讨实行官邸制度,最主要将起到预防腐败的作用,有助于解决以下两种公众不满意的现象:一是部分领导干部住房宾馆化,花销大、浪费多;二是领导干部以权谋房,搞“权房交易”。

  邓联繁教授进一步指出,官邸制具有强化公仆意识、勤政意识的作用。官邸制的精髓是官员只有住房使用权,没有所有权,它的实质不是给官员奢侈的个人福利,而是彻彻底底的“公产”,它要求住在其中的官员必须是彻头彻尾的“公家人”。

  推行官邸制

  不能忽视普通公务员

  对于在实施官邸制度中可能存在的问题,邓联繁表示,公众对官邸制的接受有一个过程,在此过程中可能对官邸制有一些误解,从而影响官邸制实施的民意基础。此外,官邸制的实施,牵一发而动全身,需要多方面的配套改革,如官邸制实施的范围仅限于高级领导干部、主要领导干部、重要领导干部,那么,一般领导干部与普通公务员的住房问题怎么解决?如配套改革跟不上,则会制约官邸制功能的发挥。

  邓联繁表示,在借鉴国外的经验时,最重要的是要纳入制度甚至立法轨道,对官邸制进行全面的、细致的规定。此外,要加强对官邸制的监督,让它在阳光下运行,预防与惩治官邸中的不正之风。对官员腐败问题标本兼治、综合治理,既不低估官邸制的应有功能,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,也不高估乃至神化官邸制。

  三中全会深化改革的《决定》提到

  “规范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工作生活保障制度,不准多处占用住房和办公用房,不准超标准配备办公用房和生活用房……严肃查处违反规定超标准享受待遇等问题。探索实行官邸制。”

  权

  产权归国家所有

  官邸半公用半居住

  在实施层面,阿利斯特盖塔告诉法晚记者,在美国,官邸是由政府拥有的,居住者仅拥有使用权。而一旦任期结束,他们将会搬出官邸,将房子转交给新上任的继任者。而这一做法基本上是“全球惯例”。

  “从某种程度上来说,这些官邸可谓名符其实的‘官方住宅’,因为它们大部分是官员聚会的场所。”大卫对法晚记者表示,“以最著名的白宫为例,它既是总统的住宅,也是政府举办国宴的场所。而副总统官邸的产权更是为美国海军所有,因此他的家也成为了官员正式会议的举办地。”此外,纽约市长迈克尔·布隆伯格选择不住在其官邸,因为它的“办公功能”已经占据了其“私人生活”。

  大卫表示,仅有极少部分的官员居住在州政府的官邸,这些官邸大部分已经成为了政府临时会议的“半公开场所”。

  法

  美国设专员监督

  霸占官邸立即驱离

  在监管层面,很多国家规定官员住房必须公开透明,接受社会监督,并建立严格的纠错机制,防止政府高级官员谋取住房特权。

  美国公共行政管理学会成员、纽约市立大学珍妮·玛丽·科尔教授接受《法制晚报》记者采访时表示,在美国,官邸不允许官员租赁给他人,甚至不允许将大量的亲戚带入官邸居住。一般而言,政府会有“监督员”、“稽核员”记录官邸里的情况,其中包括有谁居住在官邸中,对不当使用官邸的官员进行检举等。此外,公众也可以参与监督,利用“腐败热线”向政府举报违法使用官邸的官员。

  珍妮表示,官邸被视为政府财产,连其中的家具都是。如果官员想将官邸占为己有,等同于“盗窃”政府财产,一旦官员被“稽核员”发现,将有罚款、驱离等处罚等待着他。

  珍妮认为,中国探索实行官邸制,值得称道。除了上述做法外,美国的一些经验也可以借鉴,比如为在海外执行外交职能的官员建造官邸,以较低的价格将住房单位租赁给官员,或是政府通过支付抵押贷款来帮助官员获取房产。

  本版文/记者 黎史翔

(原标题:入住官邸 不能多带亲戚)

(编辑:SN063)
分享到:
保存  |  打印  |  关闭
猜你喜欢

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

  • 新闻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称将于明年初辞职
  • 体育C罗戴帽葡萄牙进世界杯 法国逆转 视频
  • 娱乐李某二审翻供称否认强奸:接妈妈电话去了
  • 财经延迟退休进入缓冲期 延一年养老金增40亿
  • 科技苹果客服称iPhone待机爆炸或因电池老化
  • 博客胡紫微:我想过不干主持去卖煎饼
  • 读书优劣悬殊: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
  • 教育北大最帅孪生兄弟走红(图) 新浪教育盛典